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
新闻动态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滑坡泥石流防治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渝举行

发布时间:2025/05/26    作者:    点击:     字体大小:

          522日至24日,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滑坡泥石流防治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重庆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滑坡泥石流防治专业委员会主办,重庆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区公路水运交通地质减灾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重庆交通大学)、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技术创新中心(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和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南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联合承办。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事业行业135家单位的专家学者、领导和研究生近500人现场参会,截至52412点线上视频直播累计参与人数4096人,照片直播点击量达3.18万次。

 

大会主会场

重庆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刘汉龙院士代表大会承办单位致欢迎辞,中国水土保持学会黄正秋副理事长代表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致辞,应急管理部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司救援处温铭生处长代表应急管理部致辞。大会开幕式由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滑坡泥石流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成都山地所科技处处长葛永刚主持。

 

大会开幕式

大会邀请中国科学院崔鹏院士、彭建兵院士,中国工程院刘汉龙院士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唐辉明教授、南京大学施斌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张利民教授、同济大学汪发武教授和黄雨教授、重庆大学周小平教授、成都理工大学许强教授、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周平根教授级高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岳中琦教授,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韦方强研究员南京大学朱鸿鹄教授,西华师范大学陈洪凯教授15位院士专家,分别就“高山区气候变化的灾害效应”“水在山地圈层中的循环作用与灾变效应”“透明土模型实验技术及其在滑坡泥石流灾变防控中应用”“滑坡预测预报研究进展与挑战”“3Ds 技术及其在边坡工程监测中的应用”“泥石流动力过程数值模拟:启动、运动、堆积”“地质灾害防控与水土保持”“海底松散沉积斜坡失稳~流动的多尺度演化机制研究” “非局部广义粒子动力学方法及其在滑坡、泥石流中的应用”“大型尾矿库溃散性失稳机理与防控对策”“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滑坡成灾过程快速评估技术”“造成公路严重塌方滑坡灾难水源探讨”“泥石流防治的新型水石分离结构与系统”“边坡界面灾变机理与感知方法研究”“三峡库区危岩灾害防控关键技术”作了大会特邀报告。

 

大会特邀报告

大会围绕“滑坡泥石流灾害与国土空间防御韧性”共设置了8个分论坛和4个研究生分会场,来自57家国内知名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117位专家学者和74名研究生围绕“滑坡泥石流动力过程与致灾机理”“滑坡泥石流灾害链及次生灾害”“滑坡泥石流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重大基础设施滑坡泥石流风险评价”“滑坡泥石流防治新技术理论与方法”“数据科学与滑坡泥石流防灾减灾”“山区城镇地质灾害国土空间防御韧性”等议题分享了精彩的学术报告。通过学术交流,与会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了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加剧条件下,复杂多变环境山地灾害防治的科学挑战、技术瓶颈,充分分享了各自最新研究成果和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新装备与新方向,为推动全国山地灾害防控体系建设和国土空间韧性建设注入新动力、新活力。

 

分论坛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