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
-
-
邮 箱:wushuguang@cqu.edu.cn
1975年6月生,浙江省浦江县人。博士,副教授,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1996年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工程专业本科毕业。2005年重庆大学岩土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重庆大学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主任,兼任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会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青年委员,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协会常务理事及检测分会副会长,重庆市司法鉴定协会理事,长期从事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科研、设计及建设...
研究方向:山区地基基础、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控制。
-
-
邮 箱:foretech@163.com
1975年生,湖北人,博士、副教授、博导,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博士后City University London访问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科研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山区公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基金等纵向课题10余项,横向课题20余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成果奖3项,学会科学技术奖2项,专利5项,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2...
研究方向:隧道及地下工程稳定性、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
-
-
邮 箱:gtj65@sina.com
男,1963年4月生,四川夹江人,博士,硕士生导师。1979年-1983年在原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力学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1990年-1993年在原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岩土工程专业学习,获得工学硕士学位;1995年-2001年重庆大学岩土工程专业学习,获得工学博士学位。1983年-2001年在原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工作;2001年-现在在重庆大学工作。主持并参与了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1项、重庆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1项、国...
研究方向:高层建筑基础工程、上部结构地基基础共同作用。
-
-
邮 箱:644607979@qq.com
1977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人。2000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工程专业,2010年在重庆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边坡工程,岩质边坡加固,山区地基基础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发表EI论文7篇,获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研究方向:山区地基基础、边坡锚固机理。邮箱:644607979@qq.com
研究方向:山区地基基础、边坡锚固机理。
-
-
邮 箱:liangninghui0705@163.com
女,1971年生,浙江新昌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1993年毕业于长安大学建筑工程系;2014年在重庆大学获土木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4年在意大利罗马大学学术交流1月,2017年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访学1年。主要从事混凝土结构教学工作和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地下结构工程中的应用。作为主研人员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面上项目等科研课题5项。其中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5...
研究方向:纤维混凝土、地下结构工程。
-
-
邮 箱:luoyunju123@163.com
1973年生,贵州人,博士、副教授、硕导,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土木工程学院作访问学者、国际环境及地质学会会员(IAGE)、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岩土与地质工程领域研究,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研究方向:环境岩土工程、岩土与地质工程中的渗流问题邮箱:luoyunju123@163.com
研究方向:环境岩土工程、岩土与地质工程中的渗流问题
-
-
邮 箱:chenzhixiong@cqu.edu.cn
1982年9月生,广西梧州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1年获得意大利罗马大学的“结构工程”博士学位,并于2009年获由欧洲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意大利Pavia大学和希腊Patras大学联合颁发的“地震工程”硕士学位。2003年获得重庆大学岩土工程硕士学位。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发表论文十余篇。研究方向:土动力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土动力学与工程减灾; 地震波特性研究。
-
-
邮 箱:zhangzhichaopt@163.com
1985年生,博士,副教授,2013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岩土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3年-2015年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博士后研究员。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Acta Geotechnica》、《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nics》、《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岩土工程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发表20篇,其中SCI收录13篇,EI收录7篇,...
研究方向:岩土本构与数值分析方法、能源桩基工程、多物理场耦合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