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队伍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发队伍 > 研发人员 > 教授 >
教授

肖 杨

邮 箱: hhuxyanson@163.com 肖  杨 副教授 1982年生,江苏新沂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微生物加固土体力学特性及本构理论方向研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和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连续6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自然一等奖2项,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际学会奖2项;在岩土学科权威期刊上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和EI论文170篇,H-Index为48;第一/通讯作者在岩土国际三大刊(J. Geotech. Geoen... 研究方向:堆石料的力学特性及本构模型、软土地基加固技术。

张四平

邮 箱: 资料整理中.. 研究方向:

楚 剑

邮 箱: ​资料整理中.. 研究方向:

刘东燕

邮 箱: ​资料整理中.. 研究方向:

阴 可

邮 箱:yinke@cqu.edu.cn 现任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实验中心主任,历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土工程信息技术与应用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地质教育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材料试验协作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协会副会长、重庆市司法鉴定协会建设工程质量鉴定分会主任委员等。公开发表科研学术论文50余篇,编著土木工程专指委规划推荐教材《岩石力学》和... 研究方向:岩石力学基本理论、岩石地基与基础共同作用机理与设计方法、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支挡结构、岩土工程数值分析理论与方法、土木工程检测与监测。

陈建功

邮 箱:cjg77928@126.com 1967年生,浙江人,教授、博导,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高级爆破工程师、重庆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宝钢全国优秀教师奖获得者,罗马第一大学访问学者。主研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交通部西部项目等5项。主持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 EI论文2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研究方向:岩土... 研究方向:岩土工程结构健康诊断及损伤预警技术、岩土工程抗震减灾及地灾防治远程监控技术、地下空间开挖时空效应及可视化监测技术

靳晓光

邮 箱:jxgcqu@163.com 中国公路学会隧道工程分会理事会理事,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专家、重庆市政府安全生产专家、重庆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专家咨询委员会道桥隧专业委员会专家,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重庆市市政基础设施抗震评估专家、重庆市建筑行业施工安全与应急专家。长期从事隧道与地下工程、岩土工程灾变机理与防治技术等领域研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 研究方向:隧道与地下工程;岩土工程灾变机理与防治技术。

赵 瑜

邮 箱:zytyut1@126.com 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至2011年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地球科学部访问学者,2013年晋升为教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土资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唐立新奖教金优秀科研教师奖1项、中国岩石力学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1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Energy、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Journal of Geophysi... 研究方向:岩土渗流与环境岩土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岩土灾害控制及预测。

文海家

邮 箱:newiah@qq.com 1971年生,湖南人,博士后、教授、博导、系主任,库区环境地质灾害防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技术总监、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岩土与地下工程系主任、岩土大数据减灾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风险与保险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地质教育学会常务委员,TUFTS UNIVERSITY访问学者。参与和主持的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20余项,横向课题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SCI/EI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申... 研究方向:边坡与地下工程风险;大数据岩土工程减灾

易江涛

邮 箱:jiang-tao@hotmail.com 1981年生,江西萍乡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3年毕业于河海大学。2004年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全额奖学金赴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10年获得土木工程(岩土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8-2014年就职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海洋工程研究中心, 2015年加入重庆大学工作至今。主要从事海洋岩土工程,大变形有限元计算技术开发,岩土离心机模型试验,砂桩碎石桩复合地基,静力触探技术、随机有限元等领域科研工... 研究方向:海洋岩土工程、软土地基加固技术。
共25条  2/3